从丰盈自身开始 | 六和公益乡村教师网络培训三期结项分析报告
2023年9月,六和公益在德勤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始实施第三期乡村教育阅读领路人培训计划,此次培训计划由初阶三期网络培训和中阶二期网络培训两部分组成,并于2024年6月10日结束学习。本报告将主要陈述和分析截止到2024年6月10日的课程开展、学员学习、活动开展、学员反馈等内容。
初阶三期网络培训自课程开启后,参培学员学习了儿童阅读通识、图画书阅读等五个主题网络课程,阅读了导师推荐的《朗读手册》《图画书中的图画》等5本书籍,参与了5次与阅读书籍相关的线上共读交流活动,后期项目人员也选择了部分项目区进行了走访,开展了线下的共读交流活动,同时了解了老师们在班级开展阅读的情况。经过对老师们学习情况的整理和分析,针对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了中阶课程部分图书的奖励。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参与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对阅读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很多伙伴在自己的班级或所在单位面向孩子开展相中阶二期自课程开启后,参培学员学习了古诗文诵读、儿童文学等五个主题网络课程,阅读了导师推荐的《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儿童文学概论》等5本书籍,参与了5次与阅读书籍相关的线上共读交流活动。后期经过对老师们学习情况的整理和分析,针对在此次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了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奖励。中阶的学员因为经历过初阶课程的学习,因此在自我学习意愿上较为强烈,许多的老师都已经在自己的班级开展阅读实践活动,通过本期课程的学习,也进一步拓宽了老师们的阅读视野,对于曾经不熟悉的阅读课型,如童诗、儿童文学概论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已经有所了解的图画书、整本书课程,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
本期网络培训计划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与第二期一致,初阶网络培训包含阅读通识、儿童诵读、图画书阅读、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师的工作图景5个主题课程;中阶网络课程包含古诗文诵读、图画书教学、整本书教学、童诗读写和儿童文学概论5个主题课程。与第二期不一样的是,在共读书籍的交流分享上,本期没有邀请参与学员就共读书籍进行分享,而是邀请了授课的导师对于推荐的书籍,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解读,分享他们自己的阅读感悟,给老师们以参考。有的导师就是共读书籍的作者,在做共读交流时分享出这本书书里书外的故事,参与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在听完导师的分享后,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深了。
在学习安排上,本期考虑了前两期在课程学习时老师们提出的时间较为紧迫,学习周期过长的因素,因此,在此次的学习安排上,将学习的自主权更大程度上交还给了学员,没有规定老师的听课时间,大家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听完一个课程再开始下一个课程,在培训截止日期前听完相关的课程,并完成对应书籍的共读即可。培训开始后,项目人员在学习群里分享项目学习通知, 进而保证老师们能及时获得学习的信息,随后老师们便开始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课程的学习。初阶三期的学员来自课程开启后面向六和的安徽怀宁、安徽六安、安徽宿松、河南平桥、河南新野、河南新安、陕西山阳、云南广南八个项目区进行的招募,后期为了让更多的人群可以受益,项目组又将课程开放,对外招募了一部分学员,前后共计招募1085名学员。在整理去除重复的信息后,已实现的受益人总数为35,514人,其中一度受益人为 993 名,二度受益人为 34,521 名。中阶二期网络培训是针对初阶二期网络培训进阶的学员展开的,参与培训的学员共计132人。
在初阶三期网络课程学习时间截止后,工作人员在小鹅通后台导出数据,对参与学员的听课情况进行了整理,具体可参见下方表格。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最终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为358人,完课率为38.55%。共读交流课因为是需要完成前期的课程学习才可以参加,所以听课人数随之减少。中阶二期网络培训学习结束后,工作人员在小鹅通后台导出数据,对参与学员的听课情况进行了整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最终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为54人,完课率为45%。2024年4-5月,六和公益的工作人员分别在新密、新安、怀宁、宿松、广南5个项目区组织了7场线下读书会交流活动,共有201位老师参加。原计划开展5场线下读书会交流活动,实际共举办7场。因为在部分项目区,有走访多所学校。在走进学校后,工作人员为了更多地了解老师们的情况,往往会将老师们聚在一起,而线下共读交流活动读书会则是很好地了解老师们阅读情况的方式。在开展的读书会中,有围绕初阶课程共读的书目展开的,比如新安项目区由学校老师自发组织的《朗读手册》的读书会;也有围绕其中一个主题课程,例如图画书阅读课程展开的,比如由项目人员带领老师们围绕具体的一本或几本图画书进行深入交流;也有围绕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书籍展开的,比如在怀宁项目区,项目工作人员就围绕多位导师提到的《幸福的种子》这一本书,带领老师们进行了线上打卡,线下交流。形式多样的读书会,其目标不一样,呈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但最终是为了让老师们体验到阅读的有趣、有益,并从中有所思考,从而真正地爱上阅读。在课程学习时间截止后,项目工作人员根据参与初阶课程学习的993人,和参与中阶课程的132人的网络课程学习情况,统计出了最终完成此次网络培训计划课程的学员名单。此部分学员每人获得一份学时证书,直接在课程学习页面获取电子证书即可。同时,针对完成课程学习的学员,项目人员再根据在学习结束后老师们提交的学习心得,主要看学习心得的字数是否少于1000字,是否为自己撰写,是否抄袭和网上复制,学习心得是否有参与课程学习的具体感受和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以及对共读书籍的深度认知。在初阶课程中评选出了69名进入中阶课程学习的学员,中阶课程中评选出了25名进入后期高阶课程学习的学员。并且,将这些学员的心得体会根据质量进行筛选。最终,在初阶课程的学员中评选出了50名优秀学员,给予《共读绘本的一年》《说来听听》《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和《更大的宇宙:彩色的诗歌教室》四本中阶课程的学习书籍作为奖励;在中阶课程的学员中评选出了25名优秀学员,给予《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小孩童,大观念》《欢欣岁月》《教育的目的》和《林间最后的小孩》5本学习书籍作为奖励。2024年4-5 月,六和公益的项目工作人员分别在新安、怀宁和新野、广南 4 个项目区进行了4次走访,在新野去到了王营小学、文府书院等学校,在新安去到了西关小学、西苑学校、洛新小学等学校,在广南去到了八品小学、南屏小学等学校,在怀宁去到了振宁小学、凉亭小学、独秀小学等学校。在进行项目走访时,主要是走进班级,去了解老师们在班级实施阅读活动的情况,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去看到了老师们在参加完课程学习之后的行动和变化。在新野走访时,当工作项目人员走进王营小学四年级班级,当看到四年级的班级阅读角里有一些非项目内配备的但又是高质量的书籍时,工作项目人员产生了疑问:这些书是哪里来的呢?通过询问,认识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南方老师。南方老师与六和结缘于线上的初阶网络培训,通过线上的学习,她不仅系统学习了网络课程,还跟着一起读了5本好书。而这些非项目内的书,是南方老师在参加完学习后,自己买来给孩子阅读的。在聊天的过程中,南方老师还分享一个孩子与一本书的故事。在读《童书里的教育学》时,南方老师读到了以《杰瑞的冷静太空》这本书来化解孩子的暴躁脾气的案例。南方老师想到了她班上那个脾气火爆,每天不知何时便会发脾气的小阳,于是立马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书买回来后,南方老师在班级带着全班学生在一体机上看了这本书。同时也把这本书拿给小阳的妈妈,让她回家后可以给小阳多读几遍。慢慢的,小阳的脾气真的好了很多。无论是小阳的妈妈还是南方老师都为此而惊喜。南方老师说:这本书像预言家,让我知道世上真的存在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讲故事便是其中一种。由此可以看到南方老师在参加了初阶课程学习后,对于她自身以及班级孩子产生的影响。项目工作人员在广南县走访到八品小学时,此前八品小学的师生阅读状况并不理想,学生的阅读数量跟不上,教师的阅读理念还比较欠缺,对于学生也没有多少指导。在经过了初阶课程的培训之后,加上项目工作人员两次去到学校和老师们交流阅读的理念和方法,第二次走访学校时,在课间和中午时分,明显看到了很多学生自由阅读的身影,当工作人员和老师交流图画书时,也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回应,校长也说老师们在参与培训之后,对于阅读的主动意愿正在一点一点提升。
初阶和中阶课程学习结束以后,六和公益也针对此次初阶和中阶课程的整体安排,向学员发放了问卷调查,最终初阶有167名学员填写了问卷,中阶有57名学员填写了问卷。因为在填写问卷中会涉及提交课程学习心得作为进入后续进阶课程的条件,因此,提交的学员中主要为已完成课程学习的学员。在最喜欢的课程内容方面,五个主题课程中,大家最喜欢的课程是图画书阅读课程,其次是儿童诵读课程。从学员完成共读书籍的数据来看,167人中平均有100人以上的老师是全部阅读完成的。在是否开展教学实践的数据来看,167人中,有160人都在班级开展了阅读教学活动,占比95.8%;参与完课程学习后,老师们不同程度地表示了解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将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和机会,了解阅读教师的工作内容,尝试指导学生阅读,了解到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教学能力。没有人表示没有收获。在问及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时,绝大部分的老师表示依然是没时间学习,由此可以看到老师们日常工作依旧忙碌不已。在问及对课程的整体评价时,83.2%的学员都表示为优秀,良好为16.2%,一般仅占0.6%,由此可以看出学员对此次课程整体评价较高。在问及是否愿意继续参与中阶课程的学习时,87.4%的学员都表示愿意继续参与,不愿意继续参与的占比12.6%。除开通过反馈表单的形式进行反馈外,很多老师们在学习心得的提交中也表示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收获颇丰。例如:李翌:这五本书和课程学完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反思之中,每一本书和每一位老师的课程都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崭新的认识,并且对未来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经过这段日子的学习,我竟然不觉得以前一窍不通的艺术有那么难了,有信心自己学习后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艺术启蒙!因为我学习到了无论是多么晦涩难懂的知识,只要将他们分解开来并且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孩子,孩子都是可以理解,有了方向后变不那么畏惧困难了。在意识上有所触动后,最关键的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实践。这次学习让我像掉进了汪洋大海的海绵,一边开心的汲取着无尽的知识养分,另一边又恨自己的悟性太低,无法将所有的知识都尽揽怀中!真的是意犹未尽,感谢六和公益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好机会,真心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可以再次跳进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胡菊华:此次课程的学习让我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系统性地认识儿童阅读这件事,在自己的头脑中初步建构起儿童阅读的知识框架。在我以往的认知里,认为只要孩子能拿起书来读就可以了。但没有想到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会发生着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变化。在合适的时间,阅读一些合适的书籍,身旁有一个有阅读能力的大人给予恰当的指导,可能对孩子心灵的成长,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既有一线儿童阅读教学经验,又有理论积累的导师们的精彩讲解,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实用的阅读实践的形式与方法。以前我一直觉得形式不重要,内容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内容的确很重要,但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传达(传播)内容,同样很重要。这或许也暗含了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此外,在各位导师的授课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她们的热爱与专注。专业、技巧,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但热爱,或许无法习得。中阶二期网络培训计划:
在问及中阶课程中,最喜欢的主题课程时,排名前三的为:图画书教学课程、童诗的教学与读写课程、古诗文诵读课程。选择儿童文学课程的老师较少,可能与听课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有关,并且还需要阅读那一本厚厚的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导致老师们望而生畏。在问及中阶课程共读的5本书里最喜欢的书籍时,排名前三的为:《共读绘本的一年》《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彩色的诗歌教室:更大的宇宙》,其中《儿童文学概论》喜欢的人是最少的,这与前面的喜爱的主题课程一致,可能是因为该书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且字数较多,读起来并不容易。在谈及收获时,老师们也表示从此次课程学习中,对儿童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解并学会如何开展诗歌诵读与读写,对图画书的教学和创意活动有了更多的启发,对整本书教学有了系统的认知,可以看到老师们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在谈及在班级开展实践活动时,不同的主题课程学习完以后,不同的老师不同程度在班级开展了阅读实践活动。在谈及课程学习遇到的挑战时,从中阶课程的反馈中明显可以看到,没有时间不再是绝大多数老师们的问题,因为大家的主动学习意愿足够强,从而就会愿意挤出时间来进行自我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没有时间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深究。对中阶课程进行打分,57名学员中,有81.4%的学员为此次课程打了满分5分,还有13.6%和5.1%的学员打了4分和3分,没有人选择较低的1分和两分,可以看出学员们对课程的整体评价还是较高的。怀宁县腊树中心学校 郝静:我喜欢刘璟老师给我们分享的《蒂科与金翅膀》的故事,说了她和他们班孩子教学的过程,很受启发,回去我就上了这么一节绘本,孩子们的回答总是那么的让人惊喜。所以,这种学习和情感的双向共鸣就好像知识活了。新密市牛店李湾小学 张燕鸽:邱凤莲老师在《爱上古诗词的九堂共读交流》中,邱老师的吟诵让我深有感触,把诗词和音乐有机相融,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同时又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吟诵的时候并不会过分追求古诗词的内涵,他们注重的往往不是作品深刻的内在含义,而是吟诵时美的享受。为我们一线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提供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课堂上吟诵教学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美育。只要孩子们喜欢,古诗才会有生命。能唤起孩子对古诗的情感,激发孩子学古诗的兴趣。
中阶的反馈中,还加入了让老师们分享学习过程中,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的小故事,很多老师分享的故事都很让人感动,从中可以看到孩子和老师的成长。新野县文府书院 宋会华:谈幼童与短诗,我对上海的欧文老师回忆恩恩、爱爱读诗写诗的美妙经历印象尤为深刻。诗行之间,长大之前,诗行之间,看见孩子的看见。孩子很小的时候,用诗的形式记录孩子的话,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天亮了,照进窗户的,是阳光,那是关不了的灯……好一个用心的妈妈!万物皆是诗的孩子,万物皆是孩子的诗,把日子过成诗。我也曾记录过孩子成长的小故事,但我从没想过用诗的方式来记录,给孩子一段天真,写诗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新密市政通路小学 王聪颖:本次的学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观看《共读绘本的一年》中佩利老师与瑞妮讨论《蒂科和金翅膀》中对蒂科的认知。我找到这本绘本认真的读了读,如果站在成人的角度可能不能认可蒂科的做法,但是瑞妮的做法同样引起我的思考,也对佩利老师带领孩子阅读的方式而赞叹,正如文中所说,堪称完美的阅读状态——近乎天堂般的享受。我以后要改进说教的课堂,让学生自在地阅读。正安县凤仪街道中心小学 郑会柳:我在中阶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听了刘璟老师讲图画书教学课程,其中一个细节讲到李欧李奥尼的《田鼠阿佛》,我一听就来了兴致,因为我对李欧李奥尼的的图画书很感兴趣。听完又把《田鼠阿佛》读了一遍又一遍。联想到我们的孩子,虽然家庭普遍不富裕,可是他们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读故事、讲故事,给孩子心灵上的温暖和关怀。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幸福、快乐,这是任何物质都比不来的,再多的金钱也比不过一个真诚的微笑,我感到深深的满足。因为我深知,比起物质,精神食粮更重要。
从以上老师们的分享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大家在参加了此次课程学习后,无论是对于自身,还是班级的孩子,抑或是对于儿童,对于阅读教育的认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也相信这些老师们一定会在儿童阅读这条路上继续努力,继续遇见更多的美好。
六和公益乡村教师网络培训计划已经进行至第三期,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困难和挑战,才促使我们不断去思考,如何真正服务到受益人。1.从前面学员学习的数据可以看到,本期初阶课程最终完成听课的人数为358人,完课率为38.55%,相比初阶二期的完课率68%,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二期项目执行时,新密和新野两个项目区占比人数较高,且教育局支持力度很大,所以学员的完课率较高。而三期项目中有的是六和公益阅读项目已经结束执行的项目区,有的是六和公益并未在此项目区进行深度服务的地区,因此与教育局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教育局对学员的督促没能及时跟进,故而导致学员的完课率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了行政力量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二,三期项目主要为回放课程,且没有设置一个月一个主题课程的学习进度,纯粹依靠老师们自己在课余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听课学习。好处是老师们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时间一长,能跟随学习的老师便会越来越少。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该期项目的执行到后期时,为了服务更多想要在儿童阅读方面进行学习的人群,六和公益对外招募了一批学员,这批学员多数是自己想要学习才来报名该项目的,所以在最终的完课率尤其是优秀学员的比例上,占比很大,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单纯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肯定是不够的,如何去提高教师自身对于阅读教育的兴趣,让教师认识到阅读教育对于教师自身和所教班级的学生的重要性,激发老师的自主意愿,也是后期值得努力的方向。毕竟,在儿童阅读这条路上能够走到多远,最终依靠的还是每一个个体自身的意愿。因此,既要借用行政力量从上而下去推动,也要注重从下而上去看到每一个个体的成长,这样双向合力,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到了项目后期,随着项目进行的时间越来越长,课程的参与率也随之逐渐降低,能够跟上整体的进度的老师慢慢减少,这虽然是一个自然的筛选过程,但也可以看到因人数较多,对老师们进行一一督促的难度较大。项目人员更多只能通过项目微信群以及项目区教育局对接人来进行督促,但这一举措并未取得特别好的效果。这也让我们去反思,如何在项目学习中及时跟进老师们的学习进度,保证项目学习的有效性。3.中阶培训未与教育局直接合作,这一批学员本身本就是从初阶课程的学习中筛选出的较为积极的学员,所以即便是自由安排学习,很多老师们依然在课余抽出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工作项目人员也在群内及时督促,因人数不多,学习的情况整体较为理想。4.在初阶和中阶课程学习完成后,项目组对所有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整理,并评选出优秀学员名单在项目微信群中进行公示,让每一位学员看到身边榜样的力量,从而促进每一位学员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最后,感谢德勤公益基金会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每一位走在不断学习的路上的伙伴,很高兴可以和大家相遇在儿童阅读的路上,我们也期待看到可以有更多的学员因为本课程而受益。从丰盈自身开始,而后丰盈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儿。